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11 (第2/3页)
。 “我叫陶蔓侬,今年二十四岁,那个…目前还在读书…” “二十四岁?”周母愣住,继而咳了一声藉以掩饰失态。“妳还在念书?研究所?哪间学校?父母是做什么的?” 面对一连串的问题,陶蔓侬几乎招架不住。 周邑初再也受不了了“反正妳会去调查,知道名字就够了吧?”他打开门,叹了口气“侬侬,妳先进屋里。” “可是…” “没有可是。” 陶蔓侬听话的走进屋里,大门随即被关上。 这里的隔音设施完善,尽管她紧贴着门板,也无法得知门外发生了什么事。 第一次见到周邑初的母亲,她很紧张,希望对方能喜欢自己,但是眼下的情况…只能说,不讨厌她就不错了。 她苦笑一声,在门口徘徊。 不一会儿,门被打开,周邑初走了进来。 “你母亲…回去了吗?”陶蔓侬小心翼翼的问。 “嗯。”他解开领带,烦闷的叹口气。 她上前,帮他脱下西装外套,眼神犹豫,想问他刚刚在门外和母亲谈了些什么,想问他母亲对她的观感如何…有很多问题想问,她却只问了一句“你跟你妈…是不是感情不太好?” 周邑初顿住,看向一脸担忧的她,不太想回答这个问题,不过最后还是妥协了。 “我们家的状况有些复杂…宏翔企业,妳知道吧?” “嗯,有听过。” 在她的印象中,那似乎是一间颇大的食品公司,以出产各式各样的食品为主,其中奶制品是她爱用的。 他叹了口气“宏翔企业的董事长是我爸,正确的说,他是我的继父。” 轰!她没想到会从他的口中得知这样的讯息。 “可是…你不是说你家很普通…”他骗她? 周邑初吐了口气“我没骗妳,我家的确很普通。宏翔企业的董事长姓王,我姓周。”所以他指的“家”并非王家,而是他母亲改嫁前的周家。 老实说,思及那些过往,让他感到不悦。他父亲是宏翔企业的员工,母亲则是王董事长家里的帮佣。他父亲因罹癌逝世,然而不到一年的时间,他母亲便改嫁同样丧妻的王董事长。 他母亲一直以为他不知道,其实他都明白,表面上他是王董事长的继子,实际上,他却是王董事长不折不扣的私生子。 而他们两人不伦的关系,早在王夫人和他父亲在世时,就已经开始了。 “听好了,我跟王家一点关系也没有,我也没有继承权,所以不管妳现在在想什么,统统抛到脑后,听到没?”周邑初一再强调,看着她既震慑又僵硬的表情,不问也知道她这颗小脑袋里究竟装了些什么。 “喔…”尽管嘴上这样响应,可是陶蔓侬感觉很复杂。 本来以为好不容易慢慢的追赶上他,现在她和他之间的距离又被拉大。 她不知道应该怎么办,尤其一想到刚才他母亲看着自己的表情…陶蔓侬陷入恍惚。 周邑初瞬间恼怒,冷不防扣住她的后脑勺,低头吻住她。 他的吻向来强势,牙齿囓咬着她柔润的唇瓣,彷佛饿坏了的野兽,准备将眼前的猎物吞吃入腹。 啊,如果能被他吃进肚子里也不错,成为他身体里面的养分,滋养着他,而不若现实中的自己,这般毫无用处。 陶蔓侬眼眶一热,在这个吻中,可以感受得到他对于她的种种在乎。她全然承受,胸臆胀得满满的,他的吻很霸道,又痛又麻,可是流露出来的情感却异常温柔。 周邑初离开她的唇,抱住她,贴近她的耳朵“记住我上次说的话,不管别人说了什么,都与我无关。” 陶蔓侬笑了。 他老是这样,要她承诺,好像上一次她不告而别真的吓坏他了。 过去的她总是笑着说好,感受他对自己的在乎,很感动。可是这次…她说不出任何答应他的要求的话。 她很怕,不是怕被他抛弃,而是怕自己什么也无法给他。 她真的很怕。 最近,周邑初彷佛又回到过去的恶梦之中。 “周律师,外线,那个…是你母亲打来的。” “没空!告诉她,我晚一点会回电。”周邑初的回答千篇一律,至于晚一点是多晚,他不能保证。 偏偏他母亲也不是好惹的,一天打了三十多通电话,他终于爆发了,接过话筒。 “妳也差不多一点,不管妳要谈什么,我在上班,妳这样已经严重干扰到我的工作了。” “我查过那个陶小姐了。” 周邑初吐了口气。果然,他不意外。 “然后呢?” “然后?你问我然后?邑初,你当真要和她交往吗?你知不知道她家里是干什么的?父母又是怎么过世的?你…”“好了,晚上八点,我们在芢希的店见,有什么事到时候再谈。”他挂断电话,之后走到吸烟区抽烟,一根接一根。 袅袅白烟中,周邑初回想起自己的过去── 在偶然的情况下,他知道母亲背着去世的父亲与别的男人有了不伦的关系,遭受极大的打击,一想到自己非但不是父亲的亲生儿子,甚至还是母亲打一开始便做出背叛行为的证据,他觉得脏,无法承受,放任自己做了许多荒唐事。 那一段日子,母亲似乎知道他这个儿子靠不住,转而巴结王家大哥,他也因而落个轻松。直到有一天,芢希告诉他“其实伯父早就知道你不是他的亲生儿子,可是他还是爱你,你不该为此而放弃自己。”至此,他终于彻底醒悟。 就算背着这样不光彩的身分,他的父亲还是接受了他,甚至无私的疼爱他…的确,不为了别人,为了生前珍惜他的父亲,他不应该那样糟蹋自己。 在有了这样的想法后,他开始收心,本来天资就属聪颖的他很快便追赶上同侪的进度,考上M大法律系。不料,母亲对他的态度也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,开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