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十一章破釜沉舟 (第2/3页)
我真的死了。以后的她…该怎么办? 他慢慢握住青奴地小手,拉到嘴边亲了一下,然后久久地看着她,淡淡地道:“对不起!” 青奴闻言小嘴儿不由张开,吃惊地看着他。 萧挺笑笑,伸手抚上她嫩滑的脸蛋儿,语气轻柔。“别害怕,明天晚上,少爷一定要了你!” 说完了他松开青奴,在她吃惊的目光里三两下把自己身上收拾整齐,重新扎上腰带。又紧了紧,然后转身走了出去。 时当四更,夜正深沉,但是大明宫前,已经陆续有车马轿乘停下,而在通往大明宫的各条道路上,也有许多的轿乘正在陆续赶来。 这个时侯。离上朝已经没有多大会儿了! 许敬宗坐在轿子里闭着眼睛,身子随着轿子的晃动而微微晃动,似乎正在打盹,但是他的两只拳头,却都是紧紧地握着地,而拳头松开的当儿则可以看见。那手掌上亮津津的,全是汗水。 辟儿当到他这个份上,不说门生三千吧,至少身后也已经挂连着几十几百个大大小小的官员的前程了,所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。绝非说书人杜撰地东西,如果他倒下去,那么随之将被夺官罢爵的不知道会有多少,所以,有些东西即便他并没有去特别的留意,消息却依然是灵通非常的。 一夜之间长安九门被封锁的消息,他又怎么会不知道! 甚至于以他的心机,以他对朝局的观察,早就已经推断出这突然出手地人是什么人。他们的目的又是什么! 而最让人难受的是。面对这种情况他才突然发现,自己竟然无计可施! 虽然自己也是三朝元老了。现如今更是朝堂上与褚遂良比肩而立的一人之下,但是在面对那个人的时候,在面对他积数十年之功在朝堂上在军中树立起地巨大威信的时候,他发现自己只有束手就擒的份儿! 他也突然明白,自己以前矜矜自得的所谓权势,所谓地位,在刀和剑,在武力的面前,原来是那么地不值一提! 现在他唯一能够寄予希望的,就是皇后娘娘手里的棋子并不只有自己,否则的话,说不定这就是自己最后一次上朝啦! 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这个道理,在皇后娘娘和自己之间,同样适用! 这时轿子缓缓地停下,前马似乎感觉到了大明宫前广场上的气氛有些不对,凑到轿前说话时的声音不由得有些微微发颤“老爷,咱们到了!” “唔…”许敬宗答应一声睁开眼睛,松开紧握了一路的拳头,掏出手帕来擦了擦,然后又微不可查地叹息了一声,这才沉声道:“好!”轿门被撩开,许敬宗端着袍带下来,却见已经有好些个满面惶急之色的官员趋步前来,许敬宗冷眼看着他们脸上那惨白的颜色,不由得心中冷哼 “胆小如鼠,能成什么大事!” 这个时侯,东方已经隐隐地露出了鱼肚白。 “许大人,不好了,卑职听说…” 许敬宗一摆手“汝乃堂堂国之大臣,道听途说之事,也要拿到本官面前议论一番不成?纵是那些言官们手里地蓝本子饶得了你,本官却也不肯饶你!” 一句话堵得几个张口欲言的人闭上了嘴,许敬宗冷哼一声,转首看向站在**外面地一位五品小辟“狄大人,宫里…可有什么消息出来没有?” 那姓狄的官员抬手至胸,面色沉稳非常,声音亦是平稳非常“回禀许大人,宫内宫外。皆无消息!” 许敬宗看得不由眼前一亮,忍不住微微点头,所谓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者,不过如此罢了,这狄仁杰,倒真不愧皇后娘娘亲自拣选的人才。 问完了这句话,许敬宗便吝啬得再也不肯多发一言了。当先往大明宫门口走去,一路上三三两两的大臣们聚在一起窃窃私语,看见许敬宗走过来,有不少人勉强挤出一个笑脸来向他问好,却也有不少平日里在他面前还算谦恭的大臣们。则干脆就是冷哼一声转过头去装作没看见他。 许敬宗心中冷笑,不由得停下步子,回头看看自己身后,除了那狄仁杰似乎仍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镇定非常,其他人或多或少的都低下头去满腹愁绪,许敬宗冷哼一声,目光突然转向一位刚才故意扭过头去装作看不见自己地大臣。 “史大人。本官有一言奉劝,不知当讲不当讲?”他笑道。 那被他叫住的刑部侍郎史建闻言不由尴尬地转过头来,脸上似乎是很想挤出一丝笑容来,但是不知为何那笑容却比哭还难看。 这时许敬宗不等他开口说话便已经笑着说道:“所谓不是东风压倒西风,就是西风压倒东风,史大人。依本官看来,既然要做那墙头草嘛,那就要有作为墙头草的自觉,只要事情还不到水落石出的最后那一刻,就不要提前的摆出一张臭脸来。因为现在,还瞧不出将来风向如何呢,你说是不是?” 史建闻言愣住,脸上酱紫一片,却是什么话都说不出来,这时许敬宗又笑笑“说起来,做一颗好的墙头草也不是那么容易的,那也得要脑子呀!” 说完了他冷哼一声。拂袖而去。 身后传来史建地牙齿相撞声。他忍了几忍,最终还是忍不住大声喝道:“雉鸡司晨已是朝廷之耻。汝等多年来逆天而动更是罪不容恕,今日已是死期至矣!吾在此试看尔等还能猖狂得几时!” 许敬宗闻言身子一顿,眼睛微微眯起,目光中说不出是狠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